2024年3月,双柏县成立了教育集团化紧密型办学工作领导小组,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双柏县教育集团化紧密型办学实施方案》,至此,双柏县集团化紧密型办学工作正式启动。为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,深化教育改革,现将教育集团化紧密型办学相关工作情况陆续进行推介。
一、推动集团化紧密型办学,是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。
自2012年以来,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,省州陆续提出贯彻落实意见,各地围绕实际,从不同层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,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集团化办学模式。推动集团化紧密型办学,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、政府的决策部署,结合双柏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,从讲政治的高度,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认真落实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的战略部署,下好教育优先发展的先手棋,做到党中央有部署、省州党委有要求,双柏“抓落实、见成效”的具体体现。
二、推动集团化紧密型办学,是助推双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经济越困难,越要关注民生、发展教育,越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落后面貌。经济要发展,关键在人才,基础是教育,这既是历史的总结,也是现实的启示。实现“3815”战略目标,推动“三个发展定位”落实和“四大重点产业”“五个双柏”“六个强县”建设,对优质教育、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。我们要深刻双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教育的基础地位,以集团化紧密型办学为抓手,解决好国民受教育程度不高、人口整体素质偏低、人才总量偏少、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紧缺、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,当前,双柏的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、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,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来提升城乡人口素质,持续推进乡村振兴。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育,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就业、更高的收入、更美好的生活。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育,进一步凝心聚力、强根铸魂,更好激发干部群众赶超跨越的精气神。
三、 推动集团化紧密型办学,是推动双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。
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教育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,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中教育加快发展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看到,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,与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期盼相比,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相比,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相比,还有许多不足。当前,省州县相继印发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、行动计划,全面吹响了“大抓教育、大干教育、大兴教育”的号角,我们必须要抓住有利时机,迎难而上,积极探索,通过集团化紧密型办学,着力破解招生难、培优难、校际发展不平衡、教育资源分散,教学质量“过山车”式波动的发展瓶颈,集中优势教育资源,合力攻坚、重点突破,围绕培养优质生源、提升普通高中出口、提振社会信心,着力打造双柏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品牌,以点带面全面夯实双柏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。
四、推动集团化紧密型办学,是深化双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。
推动集团化紧密型办学,是落实好“强带弱”“城带乡”,把每一所学校办成“家门口好学校”的现实需要。当前,双柏的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,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灵活,幼小初高衔接不到位,校际之间、城乡之间发展不协同的现象依然存在,破解双柏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,就是要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,抓实“集团化、一体化、紧密型”办学,以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为目标,打破校际壁垒,促进校际间管理、教学、教研紧密融合,推动校际合作,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、辐射与集约利用,强化优质带动、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,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开展集团化紧密型办学有利于实现共享资源,通过协同共进、抱团发展,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、联动机制、帮带机制,实现教育集团内师资、设施、课程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和整合,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重复,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,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,集团化办学可以通过共享资源,通过定期的交流和研讨,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,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理念,从而促进教学的多元化,达到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、共享共生”的集团化办学效应,整体提高教学质量。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,集团化办学可以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释放带动作用,推动集团内各成员学校的互补,使一些薄弱学校在集团成员学校的帮助下,得到更好的发展,更好促进教育公平。有利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发挥优质高中、初中、小学和名校长、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,利用好名师工作室,发挥好学科带头人和各级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,推动集团内各成员学校教育理念、学校管理、教学科研、信息技术、教育评价等方面一体化发展,全面提升育人质量。